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分类:教育学论文发表 时间:2018-09-22 10:45关注:(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影响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计划。面对严峻的紧张局势 资源约束,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必须尊重自然,尊重自然,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文明教育论文。

科学启蒙

  Strengthe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I Dongming, LI Zijian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32)

  Abstract Eighteen report points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s well-being related to the nation's future long-term plan to face tight resource constraint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cosystem degradation grim situation, we must establish respect for natur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ature prote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a prominent position, into economic construction, politic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all aspects of the whole process, and strive to build a beautiful China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of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change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actively establish a university student correct attitude is to build consumer harmonious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to optimiz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protection awareness; educational ways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文明形态,是构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相处的理论基础,也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观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将生态文明观念渗透到人的思想当中,进而引起人们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逐渐向这个社会和自然所要求的方向转变。我国正大力加强生态文明观的建设活动,这不仅是推动经济进步的必然要求更是贯彻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必然选择。大学生是将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群体,他们观念的变革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将生态意识、生态理念融入大学生的思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途径。

  1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它的宗旨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它是将生态学中的思维方法、基本理念和处理手段逐步融入到大众教育当中去,在获取经济效益和改造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建立一个运行合理的生态机制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实践论的观点说明人与自然不是二元对立的,这就赋予了如今生态文明观的丰富内涵。生态文明观教育覆盖着社会所有教育层面,比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习教育和职场教育等等,也涵盖了教育机制中的所有人群,包括管理者、执行者、领导者等。马克思还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决定了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同时应该注重承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良好环境的维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必然保障。

  1.2 生态文明的特征

  生态文明思维具有一体性,它认为不仅单纯的自然循环是一个整体,更认为处在自然循环中的人类活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承认地球上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的人类活动具有差异性,更强调在不同中把握整体的特点。

  生态文明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人要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上面就要求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尊重自然环境发展变化的规律,在保障其自身健康循环的基础上做到适度开发,自然对待。由于之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等现象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生态文明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2.1 生态保护意识不足

  目前当代大学生对生态保护意识有所缺乏,具体表现为“重观念,轻方法”。大部分学生承认目前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并且已经逐渐意识到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观念上的认知比较全面,但是当问起对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时,却得不到统一的回答。许多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严重不足,对具体实施方法要求了解极少,目前还停留在不乱丢垃圾、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保护濒临灭绝野生动物的水平。

  2.2 行为从众

  行为从众在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中表现在,意识不坚定,尽管部分学生有生态保护的思想,但是在大多数人的行为压力下而放弃自己的立场,态度,随波逐流,跟随集体行为。由于高校的大多数学生过着群居生活,身边同学的言行和评价会对自己产生很大影响。这就导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个人的举止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别人影响。当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产生差异时,通常被视作另类,遭到冷漠,孤立。因此为了迎合大部分人的生活,在集体中得到承认,有时候就不得不遗弃自己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变得随意,不受控制。这种从众心理不单单体现在对生态文明的保护上,在任何方面都能发现其存在。

  3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3.1 关于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的培养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教育,必先加强生态学中基础理论的教育,如生态学中的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自然环境的特点,生态系统,生态结构以及生态平衡等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形成的前提,只有在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科学观念,最终观念影响着行为的改变,达到知,情,意,行的依次转化。

  3.2 加强学生对当今生态环境现状的认知

  当今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恶化,越来越多的污染正逼近人类的健康生活。生态环境的现状教育是让学生了解所处的这个世界,在情感上引发学生的共鸣,完成对学生知和情的教育。只有学生对当今生态环境的破坏产生危机感,形成强大的心理认同,才能转变思想观念。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当今大学生心理状况较为成熟,进行这种类似的危机教育不会使学生产生失望情绪,相反会增加大学生积极性,为生态保护事业的积极投入做准备。

  阅读期刊:科学启蒙

  《科学启蒙》办刊宗旨:增强科技意识;宣传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介绍适合青少年读者的科技知识;引导青少年读者“探索科学奥秘,培养创新思维”,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引导青少年读者“科学地想像”,“展开想像翅膀,领略科幻神奇”,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