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性及其强化

分类:教育学论文发表 时间:2018-11-16 09:26关注:(1)

  李永刚马爱民

  摘要:对国外教育博士发展历史,以及教育博士与哲学博士区别的研究,显示实践性是教育博士的显著特征。重视大学与工作场所和职业之间的联系,重视提升学生对职业实践问题的理论反思、研究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是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特色。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我国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状况,结果发现当前教育博士研究生在专业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教育上表现良好,但在科研实践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训练上比较薄弱,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表现出一定的学术化倾向。

  关键词:教育博士;培养定位;专业博士;实践性

  教育博士作为一种博士专业学位.自从九十多年前在美国哈佛大学诞生以来.虽然一直试图摆脱哲学博士学位的影响.凸显自身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却又总是仿照哲学博士的培养模式,以致二者越来越相似,难以明确区分。罗伯特、希斯特勒和安德森(N.Robertson,J.K.Sistler&D.G.Anderson)等人甚至认为教育博士与哲学博士基本没有差异.应该取消教育博士学位【I-2】。在我国教育博士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直到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才在第26次会议上通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并开展教育试点工作㈣。2010年。首批试点的15所高校正式开始教育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工作,截至目前只有不到两届博士研究生毕业。对于刚刚起步的我国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而言,最为重要的问题是能否避免重蹈覆辙,跳出模仿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老路.确立具有实践性特色的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而这也是本研究关注的议题所在。

  一、教育博士发展历史的简要回溯

  美国是最早设立教育博士学位的国家,第一个教育学哲学博士学位是在1893年由哥伦比亚师范学院授予的【4】.进入20世纪以后,在专业化运动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者要求拥有博士学位。但是这种诉求受到了当时大学内尤其是文理学院教师的反对和抵制.他们认为哲学博士学位只能授予探讨高深学问、进行原创性研究的人.对“专业领域是否有足够的学术知识来提供哲学博士学位,确定的研究主题是否是恰当的、有价值的”提出了质疑,因此主张专业研究生院不应当授予哲学博士学位f51。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哈佛大学于1920年设立了第一个教育博士项目,这既是对教育实践者拥有博士学位日益强烈需求的回应(最初的意图是设立一个实践者的证书)…,也是对坚持传统学术观念的反对教师的妥协策略。区别于研究型学位,教育博士项目的设计定位指向高深学问和应用性研究【61。

  然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教育博士项目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批评和质疑.批评者主要是认为教育博士缺乏哲学博士的培养水准,不适宜在研究生院进行培养和授予学位。迫于这种压力,许多大学开始在研究生院之外的机构,通常是在教育学院,即专业研究生院中开设教育博士学位项目门。教育博士在经过与哲学博士的分离后,又从研究生院当中脱离出来。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倒推动了教育博士培养目标的清晰化。因此在这一时期,教育博士项目发展迅速,学位授予数量甚至超过了教育哲学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与美国相比.其他国家教育博士学位的设立都比较晚。澳大利亚于1990年设立教育博士项目【Ⅻ,1996年已有29所大学共设立了48个教育博士项目。到2000年时,教育博士项目的总数增加到100个,2001年又增加到131个,其年增长速度达到25%…】。同样.英国的教育博士项目起步也很晚,直到1992年在布里斯托(Brist01)大学才产生了英国第一个教育博士项目.在1995年有7所大学开展教育博士项目.到1998年已有24所大学开展了29个教育博士项目,到2005年时英国的教育博士项目数量发展到了40多个,成为英国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发展最快的领域【12】。

  通过对教育博士学位发展历史的简单回溯,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美国还是英国和澳大利亚,教育博士学位在设立之后,都在短期内获得迅速发展。然而这种快速发展与其说是教育博士学位自身的吸引力,毋宁说是教育实践当中旺盛需求的推动。而且很多时候,正是由于教育博士与哲学博士的趋同,威胁到教育博士项目的发展。因此,教育博士学位能否从与哲学博士学位的交织中抽离出来.确立自身发展的特征与方式,某种程度上将成为影响教育博士学位长远、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性特征分析

  教育博士项目自设立之初就在学术性与实践性之间摇摆不定。哈佛大学最初设立教育博士的目的是为教育实践者提供一种面向高深学问、强调应用性研究的学位.以区别于哲学博士的基础性、原创性研究。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教育博士的培养基本仍是模仿和借鉴哲学博士的教育方式,在培养方法、学术训练和学位要求等方面.两者之间的趋同性越来越高,在实际运行中几乎没有什么差异。1971年由美国教师教育学院协会(AACTE)和费黛奥塔·卡朋资助的全国性调查显示这两种学位变得越来越相似….许多教与学的哲学博士项目除了名称之外,与教育博士项目几乎没有什么差别。1991年库诺夫和尼尔森对两种学位论文的比较研究(共收集了从1950年到1990年问1007篇哲学博士和960篇教育博士的论文摘要),也显示两种学位在研究取向(应用型/基础型)和研究意义上并没有差别,两种学位都侧重于应用研究.二者的比例均达到88%,基础研究仅占12%。主要的区别是哲学博士论文选题较为宽泛.更倾向于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法:而教育博士论文选题主要集中在教育管理领域,更侧重于运用描述性研究(42%)门。同样.露丝·诺伊曼针对澳大利亚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差异的一项质性研究中(6所大学,134次半结构化访谈),也显示这两种学位在实践中的差异并不明显,教育博士与哲学博士在基础型/应用型和理论/实践之间的界限往往是重叠、模糊的【13】。因此有研究者指出,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仅是结构上的不同,实际上专业博士有时只是哲学博士与课程学习的组合。

  三、我国教育博士培养体系的实践性分析

  1.研究方法与样本说明

  实践性是专业博士区别于哲学博士最显著的特征。基于对教育博士项目发展历史与实践性特征的分析,本研究主要从培养单位与工作场所联系、课程教学与工作实际联系以及研究训练与职业实践联系三个维度出发,对我国教育博士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科研训练和职业实践等培养环节的实践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其中,课题组在2012年对15所试点高校进行了全覆盖调查,共发放问卷243份,在剔除无效问卷之后。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84份.有效率达到75.7%。问卷数据的整理与分析采用SPSSl7.0,经过检验,问卷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762,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样本基本信息见表2。

  此外,在访谈调查方面,根据调研的可能性,我们在15所试点高校中.选取了4所试点单位的8位教育博士生导师以及部分学生作为访谈对象.涵盖了综合类和师范类两种类型的大学,其中访谈对象中包括l位院长和2位副院长.6位男教授和2位女教授。

  2.研究结果与分析

  (1)提高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学生攻读教育博士学位的主要目标。考察学生攻读教育博士学位的目标.可以反映学生对教育博士学位的实际需求,以及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设置的适切性与合理性。在“您选择攻读教育博士学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题的回答中,162名被调查者选择了“提高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占调查样本总数的88.0%:158名学生选择“提高科研素养和能力”占比为85.9%;随后是“提高职业实践能力”,选择人数达到149人,占到调查总数的81.O%。此i项选择人数明显高于其他选项,成为在职人员选择攻读教育博士学位的主要目标,这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见图1)。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教育博士研究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师带队以实地观摩和境外考察的形式“重返”工作场所。但就实施情况来看.实地观摩和境外考察更多是一种先进实践经验的孤立学习,与专业学习、职业实践和研究并没有充分整合.缺乏系统性与规划性。此外,现场观摩教学法运用也比较少,与学生需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许多学生建议“增加提高实践能力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法”,“增加实地调研、考察的机会”来提高职业实践能力。

  四、讨论与建议

  基于对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科研能力训练和职业实践能力培养等的考察,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教育博士研究生最主要的期望是提高专业理论知识、科研实践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然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试点高校在专业理论知识、科研知识与方法训练等培养环节上显现出一定优势,但在科研实践能力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则表现欠佳。教育博士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基本还是沿袭学术型博士生的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学术化倾向,这与教育博士培养定位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都有差距。而从国外教育博士生培养的历史实践来看,加强两种学位的区分,凸显教育博士学位的实践性是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路向。

  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对“实践性”的理解过于窄化和量化,也会制约教育博士项目的探索与发展。正如罗德尼·埃文斯(RodnevEvans)所说,实践的概念要比“做(doing)”能表征出来的事实更为丰富和多元,如果将实践表征为可操作、可视化的行为,则势必制约实践的范围和可能性,进而为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设置无形藩篱f16l。因此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一方面要突出培养的实践性,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为了实践而实践,设置形式化的项目与环节。

  对于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来说,首先是要进一步明晰教育博士的规格.细化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的标准设定,加强培养实践性的引导;其次在培养过程中,要进一步开发针对教育博士研究生特征的实践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职业实际问题的研究:第三要实行导师小组制,为学生配备实践型导师.加强导师对学生专业实践的指导:第四在科研能力方面,教师在教学和指导过程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对工作场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的意识与兴趣,提高学生对工作实际问题的研究能力;最后在职业实践能力发展方面,探索大学与实习基地或学生所在的工作单位之间的合作模式.鼓励学生以研究者身份进入工作场景开展研究,为学生提供职业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现实平台。

  参考文献

  [1]NELSONJ,C00ROUGHC.Con【entanalysisofthePhDversusEdDdissertationⅡ].TheJoumalofExperimentalEd·ucation,1994(2):158一168.

  [2]ANDERSONDG.DifkrentiationoftheEd.D.andPh.D.ineducation[J】.Joumalof7I、eacherEducation,l983(3):55—58.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EB,0L】.(2009—02—20).

  [4]SHULMANL,eta1.Reclaimingeducation’sdoctomtes:acritiqueandaproposal(J】.EducationalResearcher,2006(3):25—28.

  [5]TOWNSENDB.RefhinkinglheEd.D.orwhaf’sinaname?[R].‘nleannualmeetingoftheassociationforthestudyofhighereducation.Sacra瑚ento,2002—1l一21.

  [6]MCLAUGHINJ,M00REC.Catchfhe“D”train【R】.Ameri—canAssociationofSehoolAdministrators.New0deans.1991—03—02.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